
“为人父母”是一件永远学习和讨论不完的事,只要地上还有人存在,我们就需要继续学习这个课题;
并且,作为基督徒,我们并不是首先从世界和世人那里学习怎样为人父母的智慧,我们而是首先从神的话和神自己那里去学习怎样为人父母的规范和立场以及具体的法则……真的,神从来没在这方面让我们处于真空状态。
谈起《为人父母》一书,是我们教会五月的成员共读书目。之前我们以成人主日学的教授方式学过一次,现在我们又将它列入本年的教会阅读书单,相信读完后,与许多弟兄姊妹的感受一样,可用感慨万千形容!
全书共12章信息,从对家庭作为上帝关心的特别对像开始,再到具体儿女的如何教养问题,最后作者给出福音在整个养育进程中的祝福性出路。
这样,让我在这里概略性的讲及一点对于本书的体悟,希望能祝福到你。

一、家庭
从一开始,作者指出圣经关乎家庭的教导说,家庭的首要目的无非就是向全世界展示三幅画面:神三位一体之属性,福音和教会。
我喜爱作者从“三位一体”的视角看家庭,这给我们有许多的思考,而且进一步的说,正是这样的视角,决定了今天的我们不可以像世人那样的看待家庭和养育孩子。
换言之,今天我们到底从哪里学习做一位父亲、母亲和孩子呢?不正是从圣父、圣子、圣灵及祂的关系里吗?况且,家庭的价值和意义也正是在这当中准确、美好的体现出来。
然后作者带我们来看,家庭是神用来彰显祂荣美的重要场地。
- 神以家庭来服事教会。一个井然有序的家庭,作为神的命定,是要向全世界做祂强而有力的见证的,所见证的就是何为教会本该有的样子。
 - 然后神以透过家庭来服事世界。因为牢固而有活力的家庭,正是我们向这个破碎支离的世界最好的展现,而展现的目的不是为了碾压,却是为吸引他们去到家庭的主、教会的元首基督的身上。
 
为此,作者特别提及家庭敬拜的重要,因为这是我们邀请人来和向世人展示福音的最直观的一种“看见”。
借着家庭敬拜,父母表达对神的爱,以及展示出我们对神那种亲密感,这本身对孩子就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更何况,当我们不断的学习和讨论神的话,这本身就是对家庭一种强而有力的牧养,借此我们培养敬拜者,带我们的家庭去以一种敬畏和倾慕的心去事奉上帝。
在这样一个越发让家庭趋于边缘的社会,基督徒当再次醒悟,神是何等在意你的家庭的!不然,为何祂让你在一个家庭中?并带你进入一个属灵的家庭——教会中?
今天基督徒的家庭应当重拾过去由众多先贤已努力实践为榜样的家庭祭坛,当家庭祭坛在我们的家中建造,当敬拜和对主话语的顺从在我们的家中被看见,实际上这带来的不仅是我们一个家庭的祝福,更是对教会和社会的极大祝福。
你的家仍坚持每周时常的或每天的家庭敬拜吗?

二、教养
在谈过以上这段家庭必须性的框架之后,作者进而带我们去关注如何具体教养孩子的智慧
1、他谈到目标
- 对于0-5岁的孩子,我们的养育目标就是建立我们的权威,教导孩子去顺服,记得哦,是一种在展示福音的爱的关系里的顺服。
 - 然后到6-12岁的孩子,我们的养育目标是帮助他们培养品格。
 - 最后是等候和继续训练孩子成为一名属神的敬拜者。
 
当我们忽略这些必要的目标,并为此努力投入训练时,结果所带来的就是我们的在孩子稍长大些后吃他们不顺从的苦果
愿主怜悯我们,今天的家庭需要兴旺,教会就首先需要被兴旺,教会要被兴旺,传道者的生命和对真理的认识就首先要被建造,从而将这些从神而来的真理应用指教给会众可以知道,并督促他们进行。
2、留意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心
这在《子女心,父母情》一书中有过着重的强调,在这里,作者要提醒我们,当我们仅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我们就可能严重缺失了对孩子行为背后内心偶像之罪的发现和处理,从而叫我们失却了向他们的内心传讲福音,教导他们在福音中成长的机会。
所以,作者在这里列举出许多我们平时教养孩子时的错误掌控方式,比如用贿赂法,随意惩罚,操控他们,恐吓他们,或强迫他们服从等,我们希望借用这些让他们彻底折服,但事实上,这是不当的。
作者提示我们说,一方面我们要思考和推理孩子的内心,而且还要帮助指正孩子的行为,从而带去给孩子的,不仅是在属灵层面理解什么是罪,神所喜悦的到底是什么,而且也可以被训练,学习靠着恩典,在父母的监督之下改换掉原先不好的行为模式。
3、在福音中沟通
既然向孩子传达哪样儿的才是神所喜悦的如此重要,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必须首先懂得怎样跟孩子进行沟通?
作为父母的我们务必要知道,我们是神用来向下一代传讲真理的主要渠道,是的,是我们父母,而不是主日学老师,因此,作为家长的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在这一点上努力,如果我们真心渴望自己的孩子被神得着的话……
说到这里,作者提供给我们一个重大的看见,就是不要给孩子的只是像立法者、警察或监狱长这样冷冰冰的模样,如果我们面对孩子,只是规则,只有纠正,只有做错了对他们的惩罚的话,那么我们其实最终给孩子的就是一个没有情感的冷血模样,不,作者提示我们说,圣经要我们像我们的神如父般待我们的,还有勉励,还有责备,还有恳求,还有训诲,还有警诫,还有祷告等等等等
我认为这是对今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极大提醒。
因为我们是如此懒惰,所以我们总是实用主义,希望立竿见影的看些一些养育效果,讲究快、准、狠的实用手段,却忽视了,一颗为父为母的心,是带着爱出发,是有时候甚至恳求加劝勉加责备加勉励等一起用上,而非仅仅只知道,一不合我们的意,就是打,一不顺我们的心,就是所谓的管教。管教一词到如今已成为我们口中用滥了的“挨揍”同义词了。(当然,这里面对不同的年龄段,要学会有不同对待的区分智慧)
所以,我们每一位做父母的,要确保自己是在福音里边的,是带着爱的,是有耐心的,从神的话出发的,好叫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是畅通无阻的。

4、顺服是什么?
然后作者带我们认识,到底顺服是什么?
他提出,顺服就是立刻、开心、并不拖延和找借口或进行挑战、抱怨式的听从。简言之,就是马上听、开心听、不拖延、不抱怨,不找借口,这就是顺服。
在这件事上,悖逆的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人类一直拒绝接受历史带来的教训。所以,我们除了迫切的训练孩子外,还要另有一颗迫切的心,就是求神赐下一颗被更新的顺服的生命给我们的孩子。
5、智慧且有分寸的使用管教的杖
而当不顺服或悖逆之事发生的时候,这就是使用管教的杖进行责打的时候了。可是,管教是一项充满智慧分寸的属灵之事,而绝非人的泄愤工具。
留意,作者合乎圣经的说,因为人天生是无知的,在道德和伦理上是不美善的,因此借着管教的杖,将人导向于真正的智慧是必要的。箴言书23:15节说,“杖打和责备能加增智慧。”
因此,我们看以上的表达,“杖”本身是作为属神的一项工具,是为了帮助孩子更靠近基督要的样式而给出来的,特别是在他们陷入无知愚蒙中时让做父母的人来使用。
可是要切切的小心就是,作者说,我们必须适时适量地、有控制地使用体罚,为的是强调顺从神的重要,救孩子脱离顽梗的愚昧,不致灭亡。
所以它的进行一定确保是要在爱中,一定是基于对神话语的坚信,是基于对孩子的责任,目的是为了对他们的搭救。
在这里,作者给出何时和如何进行责打的部分,留待读者您自己慢慢来品味,这是与我们非常有益的一个部分。
6、电子产品当如何克制?
之后作者给出养育男孩和养育女孩,以及面对孩子青春期时的一些注意,以及谈及现今的社交自媒体和电子产品给孩子带来的影响的表达,都值得我们特别留意。
比如作者给出设立使用电子产品界限的实例,相信对你也会有帮助:
- 在每天早上灵修之后才能查看手机。
 - 关闭通知提示
 - 尽量在晚上10点之前结束使用数码设备。
 - 和朋友共进午餐或晚餐时不要查看手机,也不要把手机留在车里。
 - 每个主日作为禁手机日(或者从每个周日下午开始)
 - 用餐时间杜绝玩数字产品
 - 每小时只查看一次邮件或短信
 - 当真实的人在我面前时,尽量不要通过电话和虚拟的人交谈
 - 每天向神祷告,求神帮助我成为虚拟生活的好管家
 
教养孩子极具挑战,原因在于这是罪人与罪人之间的碰撞,而比起学校的老师与学生的碰撞更深一筹的方面,是我们对孩子和孩子对我们是有真挚情感的,然后因为堕落的事实,我们的情感时常在一种错误的、扭曲的、甚至是偶像化的影响当中被冲击,所以会造成让我们觉得教养孩子是极难极难的事一样
再次的说,尽管今天有许多专家谈到了关乎父母教养方面的问题,但我仍依昔记得一位有多个孩子的母亲,也是在教养方面投入许多精力和思考的基督徒所提醒反思的话,
她说:“今天许多的专家之后见证他们其实只是砖家,空有一套理论,但其实他们自己在教养上也是一塌糊涂地;我们需要的,不是去迷信砖家,不是投靠某某某人的某种立马见效理论,而是回到神的话,多多钻研神的话,多多操练神的话,不怕失败的训练孩子,更重要的是,总要在福音和切切的祷告当中,有你的孩子的名字,为你自己首先是一位敬虔的父母多多呼求。”
求主帮助我们,总能在这些方面,让我们明辨是非,这实在是一件太要紧不过的事!

三、福音
最后,作者给我们一些必要的在福音里的忠告,提醒作为父母的我们,我们除非全心仰望神的帮助,专心效法神,否则我们怎能凭自己做好父母这一角色呢?
要相信,致终叫你的孩子生命翻转的,不是你的教育理念,也不是你的教育模式或方法,纵然我们当尽自己百分百的责任,但记得,是神在叫他们生长,让他们成长得以改变的,其实全然在乎神。
记得圣经怎样说: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在教养子女和为人父母这件事上,我们时常为经历极大失败,但晓得,因为基督已为我们而死,并且想到连上帝都曾作为一位伤心的父亲,因为祂如此爱以色列,可以色列还是悖逆不断,那么我们就可以学习有一颗专一跟从祂的心,为何我们还要跟随一位看起来失败且伤心的父亲我们的神?因为祂已赐下祂最爱的独生子,为我们这些悖逆的人而死,好叫我们得着一颗是祂儿女的真正的肉心,会爱祂,真正顺从祂,愿意聆听祂,要持续跟随祂……
既是这样,你为此,已切切向祂祷告了吗?为自己、为你的孩子?
最后,让我诚挚向您推荐此书!(可在九标志网站下载!)
欢迎点击阅读其他文章:
1、读《叫醒装睡的你!》
2、读《教学七律》
3、读《简朴生活真谛》
4、读《蒙恩的习惯!》
5、读《避难方舟——教会之外有救恩吗?》
6、读 巴刻的《认识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