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部曾影响那个时代宗教大复兴的重要著作。它唤醒了许多沉睡的生命,如怀特菲尔德,卫斯理兄弟,威伯福斯,慕安德烈,CS路易斯等。我相信,今天也必影响你和我,只要你打开来看!
而稍微深入一点,令我们不大知晓的是,劳威廉曾经花了10年的时间苦心钻研一位叫雅各波文的人的著作,这位以补鞋为生的人,并未受过正式教育,以古老的德文写出作品,其中还存在许多词句和文字结构方面的问题,但此人却深深影响着劳威廉。
因此,之后一位叫做萨缪尔约翰逊的博士这样回忆说,劳威廉的这书,正当他要继续放纵和嘲笑之时,它抓住了他,叫他第一次认真去思想宗教。为此,与劳威廉同时代的正在牛津大学读书的约翰卫斯理,专门步行其住所求教……
这样,当我们教H六月共读完此书,我们承认被深深刺痛,是的,我们得坦诚说:我们是并不敬虔的人,而在未看此书之前,我们大多数时候并不这样认为自己,这真是我们的悲哀。

在快快进入本书更细致的内容前,我想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下这部巨著的作者劳威廉本人及他所处的时代。1686年,劳威廉生于英国北安普敦郡,死于1761年,一生之中看起来成就并不太大,但值得一提的是:
- 他做家庭教师教爱德华吉本,其儿子就是《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
- 另外,原本他在剑桥大学硕士毕业后要留校任教,但因拒绝宣誓效忠新继位的国王乔治一世,而最终被免除了资格。
需要留意,劳威廉所处的时间正值欧洲刚刚经过漫长的宗教战争,残酷的战火,叫人对宗教失去信心,而科学正蒸蒸日上被人关注和探索,所以许多人对宗教发生疑惑,那时代的人认为,人的理性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而当时的英国国教,已然沦为政治的产物,变得相当世俗化并且处于属灵上的死寂状况。
内有理性主义的侵扰,外有科学、世俗化的腐蚀影响,面对这样的状况,劳威廉以一种先知性的视角,看到当时代世俗化对神职人员以及教H的极大破坏,所以作为属灵战士,他拿起笔作战。
我恳求神在今天,也能兴起我们许多这样的时代劳威廉弟兄,或许就是你,起来为真理奋战!

注意此书的话,我们就会看到,劳威廉扎根圣J,劝导人立志要去过一种凡事讨主喜悦的生活,这涉及以下,甚至更多方面:
- 敬虔影响我们怎么吃? 参P43,P114
- 敬虔影响我们花钱消费?参P60 正面的例子,可参P84,P134
- 敬虔与我们的心相关,影响我们的穿衣打扮?参P62,P65
- 敬虔影响我们的灵修,影响我们实践爱的教导?参P73,P78,P97
- 敬虔者不自杀,因知道是违背神的。 参P94
- 敬虔与无聊,会不会让我们感觉无聊忧愁?参P106
- 敬虔与娱乐至死有别 参P120
- 敬虔与伟大圣徒的榜样 参P127
- 敬虔与空杯理论 参P129
- 敬虔与祷告的宝贵、早起或赖床贪睡!参P144
- 敬虔与赞美 参P168
- 敬虔与世俗化 参P193-194
- 敬虔与教育儿女 参P204
- 敬虔与年轻姊妹 参P233
- 敬虔与爱 参P147
- 敬虔与代祷以及性情的不耐烦 参P257
- 敬虔与认罪 参P284
- ……

我们注意到几大特点:
第一,在劳威廉弟兄看来,真敬虔是需要被重新定义的。
当我们面对许多的假敬虔,面对许多假冒为善的宗教外表,面对许多形式化的宗教仪式,我们极容易迷惑,到底真正合祂心意的敬虔是怎么样的?因此,他一开始就给出定义说,在他看来,圣J已经非常清楚告诉我们,真敬虔就是在神面前一种立志性行动,决心在每时每刻都努力讨祂喜悦,为祂而活!
然后他说,只有真敬虔才是智慧的,不敬虔是愚昧的;当我们做不到时,并不是因为我们做不到,而是因为我们不愿付上代价想去讨祂的喜悦!
所以在他看来,敬虔并不是我们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我们根本上愿不愿意这样去行的所在!
各位,这不是挖我们的心的吗?一颗在敬虔上不愿意的心,是不敬虔的!我们一直谈说自己做不到,说自己不知道怎么做,说自己不晓得如何进行等等,但当我们迟迟未进行,总是滞后未操作,我们是否看清了我们里头心的本质,乃是因为我们压根的来说,是我们心里根本不愿意呢?
- 我们不愿意读祂的话
- 我们不愿意跪起来祷告
- 我们不愿意将祂当shen
- 我们不愿意认真对待信仰
- 我们不愿意……
这个世代最可怕的状况是,许多人并不是真睡着了,而是装睡,而我们是很难叫醒那些装睡的人的……你是在装睡?还是装备现在醒来,为祂而活?

第二,从劳威廉提倡的,以一天中定时操练好多时刻进行的祷告来建造敬虔,我们可看到他其实在向我们强调:将我们生活的世界,看成是一间修道院!
如果我们稍微注意劳威廉所说的祷告传统,他在强调早起祷告,他在呼吁上午九点祷告,他在呼吁中午十二点祷告,他在呼吁午后三点祷告,他在呼吁要人进行晚祷等等,我们要知道,这是典型的修道院式的祈祷模式。
尽管当宗教G革后,人们不需要进到修道院才可侍奉,但人却也怠惰于在时间和金钱方面去尊崇祂,因此当人立志在一天中操练以这样每时刻的祈祷,来亲近祂,表明自己需要祂,以此来力讨祂的喜悦,这是会大大有益于人在敬虔上的长进的。
所以,我们看到吗?劳威廉在那个修道主义看似普遍终止的一个时间,仍在强调我们如何将那修道的精神(跟随主必须努力付代价),怎样继续的传承下来
- 这样,对于一位基D徒来说,我们的每一天都当是修道的生活
- 对于一位祂的儿女来说,我们所存在的世界就是一间修道院
我们需要以祂为焦点,以福Y为核心,以十字架为途径,每天亲近祂度日,免得我们或偏了左,或偏了右!
而这不正是戳痛今天你我的心的吗?
今天是否仍看重敬虔?我们是否仍看重祷告是健壮敬虔的必须佐料?我们在祷告上付上多少的时间?我们在私下祷告中的功夫,不正与我们在公开事奉时的得力成正比的吗?
可今天我们却会有一种痴心狂想,既不希望在祷告上投入太多,又渴望自己在事奉上大获成功……留意,那种不经过十字架的成功,也是一种罪过!
你今天仍在追求敬虔吗?

第三,就像每一份信条的出炉,都是为回应当时代的某种异端,劳威廉做《呼召人过圣洁生活》(此书的另外翻译名),不正是回应启蒙运动,崇尚人理性时代开启的世俗化对信徒的影响吗?
在那个伏尔泰、卢梭、康德“霸屏”的时代,人很难不去注意到他们思想的流淌,那么不免人就会想,信仰是真的吗?圣J是对的吗?里头所记录的都真实吗?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要做出回应。
然而相较这些问题而来的那种随意化思想,放纵性行径,以及以理性为至高权威然后去质疑一切可质疑的看法的形成或广泛的流淌,才是更为可怕的世俗化风潮作为一股世俗化的风向,席卷当时代教H信众的心,在那样一个宗教处于死寂的时代,神职人员也萎靡不振,人心怎能抵挡?
因此,我们在这样的背景里看劳威廉这本巨著的出炉,真是祂特别的护理和怜悯之爱,带人重回信念性的认知,祂是主,我认定祂,我要在凡事上讨祂喜悦;我立志跟随祂,我知道我不能,所以我就以每时刻的祷告来与这世界的世俗潮流来争战。
可想而知,我们才明白,为何此书在后来的时代,乃至今天为何会如此重大的影响许许多多人的心了!
可是,难道这仅是劳威廉那一时代人的良药提醒吗?不也是今天你我的防身必备良药吗?是的,对今天我们每一位祂的儿女来说,我们仍要仔细思索,我当如何在这样一个后现代,甚至实用主义加成功主义加后现代主义或多元主义的时代中,立志过一个讨祂喜悦的生活,尊崇祂?
你这样思想过吗?

最后,作者将其中所有的提醒,都是放在教H论里头来看,以致避免进入个人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漩涡当中。
真的,研究过劳威廉的人都承认,他是对盖恩夫人、劳伦斯等奥秘派的人做改进的人。读完本书,我们一点不会觉得在作者这本文字优美,被誉为当时英国散文典范的巨著的背后,是带来给人深深的神秘主义或个人主义色彩的思想的。
因为仔细阅读我们就会发现,他总是将他所有的提醒也好,劝诫也好,鼓励也好,责备也好,都是放在教H论的背景框架中进行思考的。这就带来与前边这些奥秘派的人全然不同的结果。
我以本书的二十一章为例,作者着重谈到代祷的操练,通篇我们都可看到,他的教H论思想是多么的清晰和突出。换言之,是的,祷告可以抹除我个人性情方面的不耐烦与偏见,但这是我在与弟兄姐妹的互动中去思考这项蒙恩之道的重要意义的,因此他会说:蔑视一个基D为之而死的人,就是与基D为敌。这与蔑视基D的言行同罪。他始终将主里的弟兄是放在一个宝贵的位置上的,他始终是被圈在教H的元首的身体中来谈论这其中每一样事情的,就像如何打扮,如何穿衣,如何教养,如何消费等等
这给今天的我们的思考是什么?
不要看完此书,头脑和心思里只有你自己。个人的敬虔与群体的敬虔是绝不可分割开来的;祂装备我们成为敬虔,是为了祂自己的家,是为叫我们更促进祂家的相爱与合一。换言之,祂是为了祂自己地上的家,而装备你敬虔存活每一天的;因此,我们必须在众污秽不堪的蒙恩典的教H中活出敬虔的。
另外,不要将你的个人敬虔操练弄得神秘兮兮的,必须要知道,敬虔与祷告不分开,与祂的话语绝不分开。离开了真理的敬虔,必定是假敬虔;脱离了圣言的委身,必定是假委身。
最后的最后,我推荐您来看此书!本还有很多可以写的,但碍于篇幅,就此止笔,鼓励你来看,我们弟兄姊妹六月已看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