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以理因阅读耶利米的书,得知七十年满了,以色列人要归回,正如我们在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中看到的那样。从主前605年,一直到主前538年止,以色列人果真第一次在居鲁士王的允准下,最后一共分三次归回耶路撒冷。在但在这之前,也就是在经文的这里,我们看到但以理在神面前为这七十年快满之时,向神禁食呼求,为百姓认罪祈祷,他的祷告是如此的迫切,摸着神的心意,实在也是今天我们祷告的范本。
我们注意到但以理在这里的祷告,包括以下的方面:
一、敬拜 第4节下
二、认罪 第5-14节
三、感恩 第15节
四、祈求 第16-19节
我们可以特别留意到第9:18节但以理在这里的祈求,他这样说:我的神啊,求你侧耳而听,睁眼而看,眷顾我们荒凉之地和称为你名下的城。我们在你面前恳求,原不是因自己的义,乃因你的大怜悯!
但以理向神祷告说,我的神啊,求祂特别的垂听,特别的看他们那因犯罪而遭致荒凉、败亡的应许地、流奶与蜜之地,但求主怜悯是因为那城是被称为上帝名下的城,是被称为上帝的以色列啊。
我们看到虽经过被掳的近七十年,但以理从年轻人的样子被掳过去,到现在经历好几个朝代,他对神的信心没有改变。他仍称神为我的神,是的,不是别人的神,也不是以巴比伦、波斯、玛代的偶像为神,而是仍旧持守向列祖显现启示圣约的上帝为神。他相信,比起自己关注犹大的被掳状况,上帝一定比他更加的在意和关注,这个被称为神名下的城,如此是这般的荒凉,能够有的就是求主眷顾。
他说,我们这样的祷告,这样的认罪,这样的敬拜,这样的感谢在祂面前,根本不是因为自己的义,不是因为自己有什么样的好,不是因为自己的某种功德,以致于得了外邦王的认可,所以他们才允准他们回归耶路撒冷,不,他们得眷顾,唯独完全是出于上主的大怜悯!
是因上主的大怜悯,虽七十年过去,战争纠葛不断,神却仍旧保守祂的犹大
是因上主的大怜悯,虽七十年过去,耶路撒冷荒凉,神却仍旧叫他们有回去的可能
尽管他们成了荒凉之民,成了被掳之子,被异邦压制,长年受挫,但今天他们仍被称为上帝名下的城,被主所记念,还可以被带回应许地,这完完全全是出于耶和华的大怜悯。正如耶利米哀歌中所说的:我们不至消灭,是因祢的怜悯不至断绝……
弟兄姊妹,这是何等的真实啊!看今天我们自己不也是同样吗?我们的生命因犯罪而荒凉,我们的教会因得罪神而落入荒凉境地,我们的家庭因干犯神的诫命以致处处碰壁、终日不得成长,还有我们的灵性如杂草丛生般荒芜一片……为何我们会去到这般境地?为何我们的所有竟变得如此不堪?不正是因为我们的罪,不正是因为我们犯罪离弃祂的面,没有敬畏祂、爱祂的缘故导致的吗?
可惜许多时候我们还看不出来,甚至还认为自己在神面前挺好的,不错的,以为神应该根据我们的好来祝福我们,应该依据我们这样的虔诚、热心、忠诚等等来奖赏我们,我们根本没有义的状况,我们却压根没有看到
因此但以理的祷告也当成为我们的祷告,当我们向主谦卑下来,真实承认我们自己是没有义的,我们今天所有的义,无非来自神对我们极大的怜悯,无非是来自神透过十字架的基督,将祂的义归算于我们,如同一件祂的衣服披戴在我们身上,否则我们其实根本就不可能讨得天父的喜悦!
真实的说,我们今天像犹大一样不至消灭,全然因为上帝的怜悯不至断绝。是因神在基督里对我们的大怜悯
·怜悯我们有时候有冷心、退后和软弱
·怜悯有时候我们对祂的不够专注
·怜悯在一些事上我们带着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心
·怜悯我们想的很美,但一做事的时候又偏离律法而行之
·怜悯我们来教会一个样子,回到家中又是时常另一个样子
·怜悯我们时常读经提不起劲,祷告又懒洋洋
·怜悯我们在该温柔的时候却烦躁,在该责备的时候却退缩
若不是因为神在基督里,看在基督的宝血宏恩上时常怜悯我们,我们又有什么是值得我们的天父这般怜悯我们的呢?
为着一次次,神仍旧还是给予我们祝福,我们要感谢神;为着一次次,主还是怜悯了我们,搭救了我们,给予我们机会回转,我们当感谢主!
记住,地狱之外皆恩典!
是的,全因祂的怜悯不至断绝,我们才不至消灭。
愿主帮助我们谦卑,愿主在我们如此落在荒凉之地复兴我们,愿主在我们软弱无助的困境中兴旺我们的生命!愿这也是你我的祷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