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道书》这卷书的中心,就是教导人要“吃喝快乐、享受生活荣耀神!”
在这卷书中多次提到的“虚空”,许多人对此有错误理解,认为虚空就是很消极的,毫无意义的意思一样,然而实际上,“虚空”一词在这书里的意思是:短暂、转瞬即逝、一口气、谜或奥秘之意。
因此,我们可以留意,就是“日光之下”并不是说一个没有神的人生;日光之下所表明的而是,一个短暂的、困难的、难熬的、充满奥秘的人生。
在这方面,傅格森牧S所表达的,有另外的角度。傅格森牧S这本《日光之上》,是他对圣J《传道书》这书的深入思索与分析。他从四方面来带领人去看,即:
- 一、寻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作为全世界、历世历代以来最最有智慧的人,他去追逐从智力(教育)、享乐(安舒)、畅饮(酒精)、逍遥(随心所欲)、工作、成功等得满足;
之后,他得出结论,如果我们任何人,活在地上时,将这些东西当成我们人生的终极意义或价值来追求,或者将这些当成我们人生最根本的,记得这是完全错误的。
这并非说这些东西本身是完全错误,或者这些东西本身完全没有意义,不,而是说,千万别把这些智力(教育)、享乐(安舒)、畅饮(酒精)、逍遥(随心所欲)、工作、成功等,当成你我人生的根本意义或根本价值来追求,因为人生的根本意义或价值并不在这些东西的上边。
二、分析
作者在第二部分进行详细分析,说明为何以上的这些并非作者以及我们的人生最最根本的追求……
三、恩典媒介
然后在第三部分,作者提到贫穷的智慧人,谈到作为恩典的媒介,借着祂,我们可以经历日光之上的恩典。
四、最后的目的
作者在这儿提到,这卷书的总意就是要敬畏祂:是的,敬畏祂,我们便在日光之下活在日光之上。
读完此书,我的一点思考是这样:
1、基D徒的我们应当是对人生有最通透认识的人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其实很多人并没有真正体会到享乐人生是怎样的,事实上可以这样说,今天很多人活的毫无意义感,他们看不到生命的盼望,他们不明白,有一个日光之上其实为我们存留的。
因此非信徒总会在人生最终极性的问题上,看不明白,显得没有出路。
但信仰的信念却带给基D徒对人生有通透性的认识,换句话来说,基D徒在地上应当是今天活的最明白的人。
过去当我们处在罪中,我们有许多方面是看不清楚,是模模糊糊的,然而神在福Y中更新我们,救赎我们,于是我们明了了自己在纵向方面与神的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有祝福的面对好所有横向层面与人、与物、与自我等的关系。
这样,在面对所有的关系梳理中,基D徒应当是最晓得自己作为人,活在当下,明白自己是谁?为何活着?怎样活着的……
2、这卷书在叩问我们所有人,我们人生非常重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恩典观到底是怎样的?
3、这卷书是对那些不知人生意义,或正在找寻人生意义,或不知如何去明白,不知在哪里寻索、找不着人生定位的人的一种提醒:认识神、信靠基D,你我的人生才有终极意义,你才能真正享受这个受造的世界和生活!
4、这卷书是对在此世采用“抓取主义”、“奋斗主义”的人的一种劝勉,劝勉他们,意义不在这些里面
5、这卷书是对在此世忙碌主义、工作狂的一种提醒:记得人生短暂,要吃喝快乐、享受生活来荣耀神!不要只是忙忙碌碌,却不知道神赐生活是为叫我们享受这些,好更好来尊荣祂的!
6、这卷书也是对此世那些持享乐主义、纵欲主义的人的一种警诫:不要忘乎所以,只为快乐而快乐,只为开心而开心,事实上,神要人的是为祂而快乐,为祂而开心去生活;因此,总要存一颗敬畏祂的心,晓得必有一天,我们都要为这些受审判的。
所以,这就提醒我们所有人:
A 看这世界的一切,作为神赐下来的,本身是有意义的,但由于堕落犯罪,我们才看不到它们真正的意义价值所在,但其实所有意义价值都是在基D里,都是为了基D的
B 为基D、在基D里享受世上的一切关系和物质,但又当谨慎记得,有一天我们必要为自己所有的一切向祂交帐
C 存敬畏神的心度日,为祂喜乐在每个时间,否则我们真的会将人生活成一个谜了!
D让我们注意,当我们的主,在12岁时,他就已经活明白,清楚知道自己的一生是为了父的事为念……这是不是给今天我们这些活了四五十岁的人以极大提醒呢?我们有没有在信仰里已经活的明白,看得通透?
E因此,这就提醒我们,当有人真的敬畏神,活在日光之上时,你不要成了别人的“日光之下”……
总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孔子也说,人生如流水匆匆过,日夜不停歇快快流,既是这样,我们这些人,要在这转瞬即逝的一生中,预备怎样活?怎样度过呢?
 - 传道者说:信靠基D,获得敬畏祂的智慧,以致我们可以吃喝快乐,享受生活来尊荣神!
 - 这应当也是你我现在应当活出的人生哦!
 - 点击阅读上一篇文章:
 - 送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