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罗致信于哥林多教会,保罗曾在哥林多呆了近18个月左右的时间,借着神的话建立这里的教会,但之后这间教会产生诸多问题,包括对保罗的使徒职份充满质疑,作为牧者的保罗仍以爱来帮助和看顾他们,借着信件再次提醒他们的问题,再次劝诫他们要悔改离开罪。
一、作者
保罗:林前1:1“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
卡森和穆尔说:“哥林多前书和哥林多后书的开头,都自称是保罗所写,很少学者对此质疑。”[1]
二、写作时地
主后大约53-54年
哥林多人对第一封书信的反应并不令人满意。当时亚波罗和矶法已另往他处,教会失去了领导者,便呈混乱状态。“保罗在以弗所事奉期间,从革来氏家里的人(1:11)口中得知哥林多教会出现分门结党的丑闻。哥林多教会的三位正式代表——司提反、福徒拿者和亚该古(16:17),不单带来礼物,还带来教会的来信和口头汇报,结果驱使保罗定了腹稿,写了哥林多前书。”[2]
关于迦流任期的特尔斐碑文,加上保罗在以弗所停留了两年半至三年时间,之后去安提阿和经过加拉太地区,这样,哥林多前书的可能成书日期是53年后期或54年早期。
林前16:8写于亚细亚的以弗所
三、收信人
林前1:2“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
1)起源
哥林多教会是保罗第二次旅行传道到达哥林多创立的(徒18:1;林前3:6,10;4:15)。
当时他在马其顿建立好几个教会,但逼迫把他赶到雅典。在雅典,他的工作也不太成功,后来到哥林多,找着因革老丢逼迫迁逃来的百基拉、亚居拉,以织帐棚为业,边作边传福音。他们为道迫切(徒18:5),又得从腓立比来的西拉助阵(林后11:8-9),建立了这里的教会。
2)成员:哥林多教会的成员较杂,有希腊、罗马、犹太及其他国籍的人,所以这教会仍是以外邦人为主(林前12:2)。
而且,他们的出身或社会阶层比国籍更为参差不齐,有些人是贫农,有些人是工商白领,有些人是奴隶,有些人是老板。。。可以说,贫富贵贱,君子妓女,各式各样。。。因此,当时一些异端或哲学的人生观念就悄悄潜入在哥林多的教会中来,使教会受到不少震动。

四、历史、社会背景与影响
“哥林多位于连接伯罗奔尼撒半岛与希腊其他地区的地峡之上。它的地理位置,不单有利于掌控南北的贸易,更因为在它北面的1.5英里有利支菴港,而在它东面约7英里则有坚革里港,它也是连接东西方的枢纽。”[3]
哥林多城位居海路和陆路交通要道,为附近商品的转运中心
1)由来
在亚该亚战争期间(公元前147-146年),哥林多成为希腊抵抗罗马的聚焦点,当时,罗马军团向南推进,通过希腊的中部和南部,击败了亚该亚的军队,然后摧毁了哥林多城。
该城的人口,不是遭到屠杀,就是被贩卖为奴。
然后,罗马在整个希腊的大陆地区建立了稳固统治,从那时开始,希腊的历史就成为了罗马一个省份的历史。。。
当时罗马人更确切地执行不准重建的禁令。可是,在100年后,凯撒重新建设这城,作为罗马的殖民地;自主前29年,这里就被立为直属元老院的亚该亚省的首府,由一名省长管辖。来自罗马帝国不同地区的人,陆续迁进这个新建的城居住,当中当然不乏退休的军兵。也有一些自由人移居到这里,他们的地位仅在奴隶之上。当然,还有犹太人。也有不少希腊人也迁进这新的哥林多城,他们的人数可能相当庞大;但罗马人却用他们的律法、文化和宗教来支配、管治这城。然而,罗马帝国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彻底希腊化,因此,希腊语不单成了通用语,而且,无论在宗教、哲学和文化等方面,都与希腊半岛的其余地区迅速建立了联系。许多不同的神秘宗教由亚细亚和埃及传入。由于没有贵族迁进这城,有钱人便兴起成为贵族。这样,穷人就无可避免地被轻视和忽略了。(林前11:17-22)
2)文化和商业
哥林多……受罗马文化价值观熏陶的城市。
保罗来到哥林多开始宣教活动时,这城市商业活动兴旺,要知道,哥林多这里以产铜和制造铜器出名。可以说,这里的铜要比银子、比金子更贵重。
另外,陶器、染料、玻璃等产品也非常有名,哥林多的「灯」也是当时的世界远近闻名的。
所以很自然的,它就成了罗马和它东部各省份之间的重要联系环节,吸引着帝国各处的商人的到来。
另外,还有大量的人来参加在哥林多的运动会。
而哥林多人沉浸在新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之中,这些生活态度和方式受到新财富的推动,不受古代传统的拘束。
贸易,商业,追求成功的企业家实用主义精神,这些价值观让人充满热情,要追求尊崇的社会地位,促进自己的荣耀,获取权力。。。也许在帝国的城市当中,没有哪个城市是像哥林多那样,为个人和集体的晋升提供了如此合宜的环境气氛,使用美国文化的用法来说:搬弄是非,拍上及马屁,与有权势的人勾肩搭背,玩弄权术,互相吹捧,损毁对手名声,这一切都可以用来形容在这城市里要获得成功所需的做法。
3)道德
很自然的,文化、商业如此发达,道德就好不到哪里去了。。。
哥林多城内至少有12座神庙,到了保罗时代是不是全部的神庙仍在使用,我们无法确知。这些神庙中有一座爱神维纳斯庙,内有庙妓的制度……虽然近代有些学者认为,这只是古希腊时代的状况,而非保罗时代的现象,但无疑地,庙妓制度的确仍影响着哥林多城当日的风俗。
4)对教会的影响
哥林多信徒用了过往信主前的异教观念,来追求智慧和属灵成长,而且,他们的问题不在于放弃信仰,而是他们不管信得多么诚恳,他们的世界观却未曾改变,仍然受着周遭文化氛围的影响。
诺斯底主义异端与二元论希腊哲学对他们深受影响,认为物质世界和属灵世界是截然分开,物质外在是邪恶的,只有属灵的才能被拯救。。。这就导致了禁欲主义,和享乐主义。
巴克莱:“教会不是一个有凝聚力的人群,而是一个俱乐部,教会的聚会是重要的时刻,给人带来属灵方面的洞见和兴奋,但没有遍及世界的影响,带来道德和社会的改变。哥林多人会很高兴加入这家教会,以此作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部分无论多么重要,都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和中心。他们对他们所在教会的看法,对他们信仰意义的看法,可以与一种和哥林多社会完全融合的生活方式和平相处。”

五、结构或大纲
哥林多前书与林后一样,都是写给特定的对像,并且都是因具体的问题而写的。但这是两封独的书信。
1:1-3序言或问安
1:4-9感恩
1:10这封信的中心关注点(论题),1:18-16:12都为论证部分
1:10-4:21论证一,保罗着手处理哥林多教会出现的严重内部分裂,以及对基督徒领袖本质的根本误解这两个问题。
1:10-17哥林多信徒出现了分门结党的情况,每个党派都认定自己属于某位领袖,并且都说自己所跟从的领袖,有高人一等的智慧在那儿
1:18-31十字架的信息
2:1-16这信息的显明和领受
3:1-23对信使(建造的人)的接待
4:1-21信使(仆人和管家)
5-6章,论证二,这里保罗主要处理他们中的三个问题:
5:1-18 第一个问题——乱伦的事
6:1-11 第二个问题——信徒之间互相提出诉讼的问题
6:12-20第三个问题——哥林多教会某些信徒误解了属灵的意思,他们以为淫乱只涉及身体,所以便任意而行地发生婚外性行为。
7:1-40论证三,回应关乎婚姻和独身等问题
8:1-11:1论证四,是回应论及祭偶像的食物问题
8:1-13保罗坚称,面对着是否应该吃祭偶像的食物的不同见解,信徒必须要以舍己的爱,而不是自以为知得最多的态度,来化解这个问题。
9章,保罗转向为自己的使徒身份作出自辩——显示保罗意识到他被人质疑使徒身份的问题,与第一至第四章谈及的分门结党的问题有关
9:24-27保罗指出他矢志舍己的使徒身份标记:尽管他拥有许多使徒的权利,却自甘放弃,为的是尽力赢取更多人归向基督。所有基督徒都必须具备这种自律和舍己的特征。
10:1-13以色列的反面例子便因此显得直接切题:开始时很容易,但要坚持到底却很难,因此便 落在神的审判之下
10:14-22基督徒要避免拜偶像,就不该参与异教神殿的敬拜。
接着处理3个问题,与哥林多信徒参与公众聚会时的守则有关。
11:2-16第一个问题(论证五)——总是涉及男女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女人应否蒙头的争议
11:17-34第二个问题(论证六)——涉及主餐中出现的弊端
12:1-14:40第三个问题(论证七)——是有关属灵恩赐的分配和运用
12章,保罗在这里坚持在合一中有多元的必须,即基督身体的属灵恩赐
13章,基督身体中的爱
14:1-25在教会的公开聚会中,关乎语言和预言,该遵循的规范
15章,论证八,(在整封书信中最明显论及神学议题的一章),保罗谈到信徒的复活。
他否定人的复活与基督的复活有任何性质上的差别,迫使读者要将目光和盼望放在最终的得胜上。
16:1-12,论证九,保罗最后回答了一些关乎捐项的问题,及交待他曾屡劝亚波罗到他们那里一见的心愿。
16:13-18结束语。书信最后以劝勉和问安(16:19-24)作总结。

六、主题与神学
基于林前1:10,主题为:在教会冲突中培养合一与和好,指引基督徒掉头不看世界,转眼仰望神的智慧。
有人为本书概括哥林多教会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也就是基督徒的信仰与生活问题,总起来大致可以归纳为十大问题:[4]
1、宗派问题:哥林多教会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宗派;
2、男女关系问题:男女交往应有分寸,应当光明正大;
3、惩诫问题:对于严重违反教规的人,应当开除出教;
4、食物问题:禁食祭偶像之物或带血之物;
5、婚姻问题:尊重婚姻的神圣,既不禁婚,也不乱婚;
6、妇女地位问题:既蒙头之问题;
7、圣餐问题:因为是纪念主,就当特别注意分别为圣,否则就是吃喝自己的罪;
8、主仆问题:在主内生命是平等的,但在肉身职分地位仍有区别,在蒙召时是什么身份,仍要守住这身份;
9、属灵恩赐的运用问题:恩赐为主所赐,目的是使主名得荣,使人得益;
10、身体复活问题:这是指身体荣耀的复活、变化的复活。是身体的复活,不是精神的复活。
这里头也涉及到的神学方面如:十字架;基督徒和教会是神的殿;圣灵的工作;在基督里称义和成圣;旧约预表;婚姻反射出三位一体;主餐这命礼;爱;属灵恩赐;复活的实质等。
七、特点[5]
1、强调“主”
比起罗马书共用44次,本书用了63次左右,这是因为哥林多信徒对“主”不够认识,才造成那么多严重问题的缘故。
2、强调“一”
- 1:10一心一意彼此相合
 - 12:4-6圣灵是一位;主是一位;上帝是一位
 - 12:12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
 - 12:13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
 
3、强调教会的生活
A修正教会的生活
不可分党、不可自欺、不可夸口、不可论断、不可过于圣经所记、不可用旧酵,不可用恶毒,不可与淫乱的人相交;不可与淫乱的人吃饭;彼此告状。。。错了;都不能承受上帝的国;断乎不可。。。
B教导教会的生活
论到你们信上所提的事。。。论到童身。。。论到祭偶像之物。。。论到属灵的恩赐。。。论到为圣徒捐钱。。。
4、强调教会的秩序
A不可滥用自由(9:1,4,5,6,12,15,17,19;10:23-33)
B按次序荣耀上帝
- 上帝是基督的头(11:3)
 - 基督是男人的头,男人不蒙着头 11:3,4,7
 - 男人是女人的头,女人要蒙着头 11:3,6,13,15
 - 先在家里吃,然后参加圣餐 11:34
 - 先领受饼,然后领受杯 11:23,25
 - 先省察自己然后参加圣餐 11:28
 - 恩赐有分别,听事有分别 12:4-27
 - 第一是使徒,第二。。第三。。。其次。。。12:28-31
 - 先是爱,再是要服事 13:1-3
 - 一个一个的作先知讲道 14:26-33
 - 上帝不是叫人混乱 14:33
 - 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次序行 14:40
 - 基督先复活,各人再按着次序复活 15:23
 - 各人先死,然后复活 15:21,3,4
 
5、强调上帝的爱
- 爱是最妙的道 12:31
 - 爱是最大的 13:13
 - 爱是要追求的 14:1
 - 若有人不爱主,这人可诅可咒 16:22
 
[1]卡森,穆尔《21世纪新约导论》天道书楼,P399
[2]卡森,穆尔《21世纪新约导论》天道书楼,P402
[3]卡森,穆尔《21世纪新约导论》天道书楼,P399
[4]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482a0b0102vbao.html
[5]刘焕俊《基督徒圣经概论》P157-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