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2:13 耶稣又出到海边去,众人都就了他来,他便教训他们。
2:14 耶稣经过的时候,看见亚勒腓的儿子利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
2:15 耶稣在利未家里坐席的时候,有好些税吏和罪人与耶稣并门徒一同坐席;因为这样的人多,他们也跟随耶稣。
2:16 法利赛人中的文士(有古卷:文士和法利赛人)看见耶稣和罪人并税吏一同吃饭,就对他门徒说:“他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吗?”
2:17 耶稣听见,就对他们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2:18 当下,约翰的门徒和法利赛人禁食。他们来问耶稣说:“约翰的门徒和法利赛人的门徒禁食,你的门徒倒不禁食,这是为什么呢?”
2:19 耶稣对他们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陪伴之人岂能禁食呢?新郎还同在,他们不能禁食。
2:20 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日他们就要禁食。
2:21 没有人把新布缝在旧衣服上,恐怕所补上的新布带坏了旧衣服,破的就更大了。
2:22 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恐怕酒把皮袋裂开,酒和皮袋就都坏了;惟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
一、2:13-14节的经文向我们有哪些介绍?如:哪些人?地点?事件?
- 耶稣、众人、亚勒腓的儿子利未
 - 海边,税关口,可能是城门口
 - 众人到耶稣那,耶稣教训他们;随后耶稣呼召利未来跟从
 
二、税关是什么意思?税吏在当时的以色列是一种怎样的职业?人一般是怎么看待的?
- 税关即收税的关口的某个位置。通常税关设在大路、桥头或运河上,用来收税。向渔业征税的则设在湖边。
 - 税吏在以色列人看来,是如同汉奸般被犹太人痛恨和看不起的人。他们为罗马人工作,向人收超过所需的赋税,也向贫穷人征税;压迫人,也收贿赂,讹诈人(路3:13-14);还与不洁净的生意人打交道,因为他们吃猪肉,生活放纵。他们侵犯了犹太民族的自由,把奴役强加在他们身上,所以在犹太人看来,与税吏为伍是一件极为可耻的事。
 - 因此一般来说,税吏是有很多银线、帐本和鱼,却少有朋友的人。
 - 并且,他们是被摒弃于会堂和圣殿的门外,不能参与宗教生活的。
 
三、耶稣为什么要向一个税吏发出“你跟从我来”的呼召?利未对耶稣的呼召是怎样的回应?给你有什么样的思考?
- 爱——拣选人,利未马太也是其中之一;耶稣不是因为他需要一个专业会计,也非因为他需要一个跟罗马和希律有好交情的人,他看到的是罪人本质性的需要,利未一样需要主,是主的主动呼召临到他。
 - 他的回应是:“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他是当机立断,毫不反悔。与瘫子起来,拿起褥子行走的行动是呼应的。因此,马太的回应也正好殿示了耶稣神奇的救赎大能。将一个在自私、邪恶生活中的税吏带出来归向自己。换言之
 - 正如瘫子被罪束缚,需要被耶稣大能的赦免和吩咐才能脱离并起来行起一样;税吏是被利益、自私和邪恶生活紧紧牢笼的人,他也一样需要被基督的大能吩咐,带离有罪苦境。
 - 被众人轻视的税吏利未,耶稣却不轻视他;
 - 利未曾经在许多事上做出决定,回应基督呼召是他所有决定中最正确最智慧的决定,因此要快。
 - 宁愿贫穷的事奉基督,也不要继续以邪恶获取财富的方式事奉罗马,因为前者有永恒的价值!
 
四、15-16节中罪人是指哪些人?圣经对他们在这里还有哪样的介绍?
- 罪人指被法利赛人所鄙视的人,即没有彻底遵守犹太律法传统的人。
 - 他们,还有税吏,与耶稣并他的门徒一起吃饭。当时拉比的守则是,严禁所有律法教师与罪人同台吃饭。因此,看似耶稣这么做让自己沦为罪人之列,但这对罪人来说却是友好和接纳。
 - 圣经特别的说,他们已经跟随了耶稣。相比这些法利赛人心中的敌抗、仇视,这些被他们称为罪人的人,却“已经跟随了耶稣。”
 - 这让你有何思考呢?
 
五、16节,法利赛人向门徒批判耶稣的是什么?这揭示他们怎样的神学传统?
- 与税吏、罪人一同吃喝。这是源自于他们的拉比守则
 - 看重规则本身,过于对人本身的看重。换言之,他们在守死规则,自命清高,从而就为自己筑起了一起明显的围墙,使自己不能再与其他的人交流福音。
 - 今天有没有哪些的规则,令你看重到一个地步,以致于成了一堵明显的围墙,让你与人隔绝了的???
 - 很明显,这种的清高是一种有罪的清高,是大儿子的心态,认为其他人都不如自己。如读了神学的一些人看不起没读的;比如看不起一些犯了婚姻方面罪的肢体,不能接纳;比如一些人看不起外地来的打工弟兄姊妹,很少接触等。。。教会要小心一些无形中立起的隔墙。
 - 我们要悔改的是我们自义的罪。
 
六、17节耶稣的话是什么意思?给你有怎样的思考?
- 耶稣宣告了他使命的优先次序,并且他说,税吏、妓女等确实在灵性上是有病的,但法利赛人实际上也有病。但当人还意识不到自己是个罪人,需要被医生疹治时,他其实是有病的健康。
 - 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有罪,急需基督的拯救,他才是耶稣所呼召的那一群人。
 - 那些自认健康、可以与耶稣平起平坐的人,实际上只是一个骄傲的瞎子,还没看清自己。
 
七、18节中禁食是什么意思?约翰的门徒和法利赛人的禁食有哪样的区别?
- 旧约要求每年在赎罪日,以色列民要全国禁食,利16:29-31;但在士师时代开始,为表达急切的需要、悔罪和忏悔,所以禁食祷告已成了他们的属灵传统。士20:26;王上21:27
 - 法利赛人每周禁食两次,路18:12,太6:16.
 - 禁食祷告要表明的意思是,暂时放弃身体所依赖的食物,而寻求一心与神交流的属灵蒙恩之道。
 - 约翰的门徒的禁食侧重于悔改(太3:11);法利赛人的禁食是按照仪文规条进行的禁食,有邀功显扬自己的成分,动机不纯正。
 
八、他们带着一个什么问题来到耶稣那里?从这样的问题中,你可以观察到他们有怎样的观念?
- 他们都对耶稣的门徒们不禁食而困惑。在他们看来,人要么因悔改而等候弥赛亚而禁食,要么按照传统常常这么做,算是操练,但更多只是为练而练。
 - 观念:是人就必须要禁食,不禁食就是要么没悔改等候弥赛亚,要么就是违反传统。
 - 耶稣却不这么认为。
 
九、19-20节,耶稣的回答是什么意思?他的表达说明了禁食的什么意义?
- 耶稣认为,他还在世上传道时,他们不需要禁食。
 - 他以婚姻中的关系来比喻,新郎还在时,他们不需要忧愁;但这欢庆只是暂时的(19),耶稣还要受苦受死;所以当新郎离开,就是他暂时被他们看不见,他们需要以信心面对主,因此那一刻,禁食就显得重要,因为这是表明向主持续忠心的信靠,从他那里不断支取信心。
 - 你操练禁食吗?
 
十、21-22节的新布、旧衣服,与新酒、旧皮袋是什么意思?给你有怎样的思考?
- 新布、新酒与旧衣服、旧皮袋有一种对比的关系,很显然的就是,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
 - 上下文他们在谈论恩召、跟从基督、禁食的观念,但法利赛人等明显接受不了耶稣所说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耶稣谈到新布新酒和旧衣旧皮袋。换言之,神的国、神的福音,弥赛亚已经强而有力的来了,如果人继续持守固有的口头传统老思想旧观念,他们就绝不能承受耶稣及他的福音。
 - 正如卡森所说的,“不能仅仅把耶稣推出的新情况缝补在旧的犹太教之上,或倒入犹太教的旧酒袋里。必须有新的形式伴随着耶稣现在开始的国度。”
 - 一个人如果之前信佛,他绝不可以把耶稣当做另一个佛来信,必须先要洁除干净,摒弃之前所有的旧传统和旧心。只有新的皮袋才能装载新的酒。
 - 宗教改革发生,马丁路德必须首先撇弃天主教一直以来靠人自己的行为的功德得拯救,反而必须被基督的义归算所取代。如果他仍持守之前的想法,宗教改革不会发生。
 - 那么,哪些是你的旧思想?旧传统?老观念?腐朽的价值观?需要被更新的是哪些?
 
十一、13-22节的内容是如何呈现福音的?给你的获得是什么?
- 福音大有能力的驱使我们离开继续有罪服务于罗马的税关,努力奔向基督呼召我们的方向。
 - 在福音里面,我们看到我们是急需医生的病人,直到基督呼召我们。
 - 如果我继续固守陈旧的自我思想,我就绝不能获得福音这盈溢的新酒。
 
			-  全文完  -
 
						
			
					热度(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