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篇第90篇令如此多的人喜爱,不仅因为这是诗篇中唯一由神人摩西所作之诗,更重要的在于,
摩西在这里把神的永在和人的转瞬、死亡作了强烈对比,带出了人只有在永在的神的里头才有真意义和真价值的思想。
这令我们感同身受、心灵契合。
这样,我们仿佛就是站在摩西眼前的新一代以色列民,
在看尽了旷野四十年间许许多多父辈的离去,
经历了这许许多多长夜悲伤,和对神得罪的事件发生,
以及亲尝了许许多多上帝惩治性的刑罚和审判的临到之后,
我们才谦卑承认,自己是渺小的,明了自己原来是何等的微不足道,而神,却是如此伟大、圣洁、威严、永恒,
祂却竟如此疼爱我们,仍愿引领我们进入祂恩约的土地之中。
这样,我们的心就在这信息中,又一次被祂的爱折服,不得不低头向祂叩拜,承认唯祂配得赞美!
因着以上所有,我们看到在第1节,摩西由衷的说出,更可说是大声的宣告出这一个事实: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
留意,这位称为“阿多乃”的主,就是他们的雅威,
祂一直引领他们,在火柱和云柱中,在会幕中,在西乃山上显现,更是在埃及临到的死亡之灾中搭救他们,在羔羊的宝血中免去他们死亡,是叫他们得吃吗哪,鉴察他们内心对神是否真受割礼的这一位
然后提到“居所”,这里的“居所”就是家,就是避难所、保障处的意思,
以色列百姓作为一个流离飘荡的民族,在旷野四十年,基本上是四海为家的状况,哪里有什么家的稳定感体验?哪里有什么家中安定感的说法可言?
但对这位永恒之主的认识,经历祂保障性的同在之后,摩西道出这强有力的爱语:主啊,你是我们的居所,并且世世代代你是我们的家和保障。
是的,帐棚不是以色列百姓的居所,军事强大不是以色列民的居所,有好的领袖带领不是他们的保障,有健全的律法制度也非他们稳固的家,
他们的居所,他们的家,他们的保障是全然在于神,全然由于神。
神才是他们唯一的居所所在。
我们需要想想,对于一个度过将近一个世纪多的长者来说,什么人或场面是他没见过的?他实在都见过;并且,人所见过的,他都早已看透。。。
但他的心竟没有被强烈的生命虚空感和漠视感所吞噬,反而仍旧持守一颗对独一神单单的信靠之心,他看到自己和自己的民族一切的保障,乃全然由于神。
无疑,这是出于上帝恩典临到的深深塑造之果。

接着第2节,摩西宣告这位成为他们世代居所的主,竟就是创造沧海,联络大地的上帝
祂的时间是如此的超越,以致诸山未曾生出,衪就是上帝;在地和世界祂未曾造成之先,祂就是上帝;并且,从亘古到就远,祂是上帝。
如果永恒的主,全在的神作我们的居所、保障,我们到底还畏惧什么呢?
这也确实值得今天的我们思考,我们到底忧虑什么呢?我们相信祂,那我们到底在意什么?
如果我们真知道祂是超越时空的那位成了我们的居所,我们为何还将安全感建立在山、地和世界,以及所有眼所见的东西的上边呢?
如果唯独这位从亘古到永远的主是永不改变的,为何今天我们还要如此去依赖那些稍纵即逝的存在呢?
所以去到3-11节,比较就开始了。
这里总意在表达,神是如此亘古、永远和绝不改变,可我们呢?我们的生命却是转瞬即逝的,不仅转瞬即逝,而且根由是在于,我们还都是在上帝怒气之中要面对必定消亡的存在
这样,摩西仿佛在说,我们是这么有限和短暂、有罪的存在,我们还依赖自己的什么?
他说,我们只是尘土,最后又是要归回尘土的。。。
弟兄姊妹,真的,不管今天我们拥有的是多么丰富,不管今天我们的名号有多么的响亮,财富是多么的丰富,资源是多么的广袤,我们的本质仍只是尘土而已
最终,我们绝不能带走什么,仅是归回了尘土而已。。。这提醒我们,不要为最后的一把土而活,当要为永恒的真神而活!
相对人是转瞬即逝的,那神呢?圣经说,祂是看千年如一日的那一位。。。哎,人怎能与神相比?
因此,人生就仿佛三个意像一般,是神将我们定格为如此的,即:
- 被冲而去的水
- 闭眼即醒的觉
- 晨长晚枯的草
究其因到底为何?7-11节便告知,是因为我们是处在上帝愤怒光景之下必要灭亡的罪人
罪人的我们转瞬即逝,是因为什么?
- 是因为我们惊惶的活在上帝的忿怒之下
- 是因为我们的罪孽常被摆放于主前
- 是因为我们的隐恶常摆在祂圣洁的鉴察之下
摩西在这里反省到在亚当里我们的有罪堕落,由于我们始祖代我们的犯罪,众人都成了神愤怒的对像;
同时也反思到,他所处的第一代以色列人的不忠事实,他们不只一次惹动神怒的原因,是跟他们顽固的不忠心有关。
因此,我们整个人生的过程都是处在神震怒之下的,我们度尽的年岁都是像一声叹息的转瞬的
第10节他说到,我们在七八十岁的年日里,只有八个字可寻,那便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
这样,我们本该按着神当受的敬畏来晓得神忿怒的权势的,可是我们竟不知晓,时常根本连想也想不起来
弟兄姊妹,既是这样,我们如果还要在这转瞬即逝的世界,找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显得何等愚蠢呢?
这个世界由于神对我们罪恶的审判或刑罚,我们的生命尝尽了劳苦感,尝尽了愁烦滋味,体验到无尽的如飞而去般的快捷感。。。如果我们不承认这是事实,我们显得是多么的愚昧呢?

因此12-17节是回应性的祈求和仰望。摩西察看到人生这样的转瞬的事实,他明白,我们只有在永在的神里头,生命才有真意义,存活才有真价值
所以12节他就开始呼求,以下有五方面的求,是对我们这些活在转瞬即逝人生中的人的提醒,换言之,摩西在提醒,我们当求什么?
1、求神指教赐智慧的心 12
这里“指教”是使我们认识、体认、察觉的意思。。。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没有神亲自开启我们的心智,打开我们的心窍,光照我们的生命,我们对这一切,是毫无知觉,是根本认识不清了
这样,一个罪人成长的开始是什么时候呢?就是他首先承认自己是愚拙的,需要被主指教、需要被主光照或需要被主帮助的时候
- 而这里数算,就是计算、数点、指定、指派、派定、预备的意思
- 日子,指的就是年月,细节到一个工作天,一天的路程,死亡到来的时候,几周、几个月等等
- 得着,即进入、进去、被安置的意思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神的光照,因而来数点自己过去多少日子,还剩下多少时候需要被派定,如此这样,我们就可以有一颗智慧的心被安置在我们里头
留意哦,一颗智慧的心不只是说,有一种时间或生命流逝的惊措感便好了,实际上,一颗智慧的心更是会对接下来仍可使用的时间或生命,做出合理、紧凑、聪明的派定、预备和安排来
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就是我们能感觉到时间流逝,也常会有一种因生命流逝却毫无作为的自责感,
你还有印像吗?我们常对自己说的话就是“再等等。。。等明天我就。。。等一会儿我就。。。下一次我就。。。”
我们的失败常常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抓住现在,我们不愿意现在就行动起来
留意,我们在这短暂、转瞬的生命中,能把握真意义、真价值,就是我们首先求神指教,求祂赐下一颗智慧的心给我们。
2、求神转回忿怒 13
13节摩西求神的转回,不是转回别的,就是转回祂原先由于罪人的罪而临到给他们的忿怒。
摩西说,耶和华啊,我们要等到几时呢?求你。。。摩西对神的救恩有一颗急切盼望、渴求的心
但神的忿怒怎会无故的转回呢?神是公义的,如何因着人的祈求,就将忿怒转回,为过去的定旨转意?神决不可不顾及祂的公义,就随意转回的啊?
因此,这再一次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定睛十字架,原来正是由于十字架上那一位受死的羔羊基督,为我们这些罪人代死的缘故,神一切公义的愤怒,就在祂的身上得到了完全的满足,
这样,神有足够的公义可以宣布说,祂现在对我们这些罪人,转回祂的愤怒,甚至更进一步的,要将祂的义赐给我们。
留意,当神的愤怒在基督里向我们这些罪人撤走,我们的生命便不再被转瞬的虚空掌控,而是被引到要为主而活的永恒当中

3、求神显明慈爱 14
在第14节,诗人所求的是上帝的慈爱
就仿佛希望黑夜快快过去,盼望早晨的亮光早早来临一样,摩西也如此渴求神的慈爱如此的来到
一个劳苦、愁烦、转眼成空的人生,仿佛是一个被咒诅的人生,没有慈爱的包裹
但一个被除去了罪的人生,被上帝慈爱紧紧包裹的生命,就要被无尽的欢呼和喜乐大大充满
这正是我们这样存活于世的生命所需要的,不是吗?
就连我们现在成了基督徒,我们也渴望这一点,主啊,求你按基督十字架上丰盛的恩典和慈爱,充满我们的心,叫我们不再面对你的愤怒,叫我们满享你面光中的喜乐
所以听我这样说,一个领受基督里更多慈爱的人,便是一个在这世上喜乐充足的人。
为何今天我们信了基督,我们的喜乐体验如此匮乏呢?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需要查问,我对基督里祂十字架的爱,到底体验了多少?信靠了多少?
4、求神赐予喜乐 15
正如之前所说的,爱越多,喜乐就越多,
现在摩西祈求的是,求神赐下更丰盈的喜乐,是与过去我们曾遭遇受苦和艰难的日子相对的
换句话说,过去因罪我们受苦,可能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里,都在经历苦涩、沮丧、灰心,我们的心感到是多么灰黑、转瞬;那么现在,我们信从了基督,我们拥有了生命真正的价值、意义,
求神赐下喜乐,加上过去我们十年,或二十年,或三十年所经受的苦的岁月,更多的赐我们喜乐
其实所说的意思就是,求神赐下无尽的喜乐,转换我们过去在罪中的苦涩
5、求神得着荣耀,并赐福百姓 16-17
经历所有一切,摩西所求的是什么?
- 是求神的作为向祂的仆人显明,好叫祂的百姓认识祂的大能
- 是求神的荣耀向祂的子孙显明,好叫神的百姓认识祂名的荣耀!
而当祂的子民真的在神里头找到安息之时,他们的生命才有真正祝福的临到
这时,神的荣美要归于我们,祂要坚立我们手所作之工,并要透过我们所做之工来彰显祂的荣耀。

那么这里给我们的鼓励和提醒有什么呢?
1、不以神为居所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人生
摩西在这里仿佛呈现了两种人生,一种是以神为居所的人生,一种是以神之外的世界为居所的人生
以神之外的世界为居所的人生,是将所有的保障、安全感、意义、价值感,都建立在才能、资源、钱财、股票、房产、子女、名声、权利等上边的人生
在今世,这些人看似拥有了所有,享尽的荣华,但到头来,他们要被宣布是一个根本没有永恒居所的人
这样的人,就如同耶稣所说的那无知的财主,以属世的事务为满足,以为借这些可以满足自己灵魂的需要,到头来,他却追悔莫及
然而,那些以基督为居所的人生,也许看起来他们并不是很富裕,看起来他们常有短缺,生活的保障,人生的供应,才华的限制,好看各方面都并不突出,但他们因为有神,他们有真正的安全感,有真正的保障
当然,我并非说,以基督为居所的人,就没有一个在世界上是富裕的或有权利的,或有名声的等,我并非这样的意思,
我的意思而是说,一个以神为居所的人,他晓得他最大的满足,他最大的保障和安全感,并非在别人对他的称赞的当中,并不在他所拥有的财富、名利、资源的里面,
他一切的满足和安全、保障感,全都是因为他认识神是谁,基督是谁,祂与他的关系是什么,简单的说,他明白,祂是天父的儿女,祂是基督买赎的仆人,祂是属基督的人。。。这就是祂最大的保障和安全感所在
这是否是我们今天的共识?
我们的信心是否正基于这个?
2、转瞬即逝的人生,在转瞬即逝的世界中,找不到意义
正如世界的意义不在世界里边;正像人生的价值不在人生的当中,同样,我们如果想在这转瞬即逝的人生中寻得意义,那简直就是妄想
摩西在这里是提醒我们,罪让我们的人生转瞬即逝,我们一方面是一个如此有意义感的人,可我们却根本抓不住当中的意义
直到我们承认,我凭自己想渴求永生是无能的,唯有去到救主的面前,不然我就一无所能,
我们就不可能拥有真意义
事实上,今天还是有那么多人不顾这一点的提醒,
- 他们渴望在男女关系中找寻真爱情,但没有
- 他们渴望在工作中找寻真意义,但没有
- 他们渴望在人生中找寻圣道,但找不着
- 他们渴望在稍纵即瞬的生命中,找寻永远,却根本抓不住
所以最终,有一些人成了绝望主义者或悲观主义者,他们的言论就是,人生就是一个死胡同,死了一了百了的。。。你不要尝试想去找寻什么,根本没有什么是意义,也根本不存在什么叫价值
因此,对他们来说,死亡就等于一切的完结,人生一世,启于生,载于悟,终于死
他们的人生是黯淡的。
而另一些人,他们是享乐主义者或放纵主义者,他们的言论就是,人生肯定有意义,他的意义就是今生快乐,因此,今朝有酒今朝醉,开心便好,舒服便好,感觉好就好
对他们来说,人生的意义就在当下的享乐当中,根本不存在将来的什么审判和交帐的问题
基督徒的我们却要求神赐智慧的心,好叫我们在这两种衰败的哲学中得解救
因为圣经告诉我们,我们存活于世有意义,但我们的意义绝不是在今天随心所欲的放纵,而是因信从基督,遵从祂圣洁旨意而活,盼望将来的天堂相聚
可怜,今天许多的基督徒,已经成了如纳尼亚传奇中的上身是人,下身为马的“半人半马人”
因为我们一边想活的如圣经,另一边想活的如世界
我们需要悔改

3、人生如梦一场,认识基督,才有永恒!
摩西已经用许多的话见证,人生如梦一场,他告诉我们,人生是如水冲去的,人生是如睡一觉的,人生是如草般的
所有的形像都在表明,人生是转瞬即逝的
而转瞬即逝的背后,是人被罪笼罩的事实,直到我们认识唯基督除净了我们的罪,否则我们的人生没有任何积极的永恒感可言
我们开始看到,神将基督赐下,解决我们的罪,好叫我们这样一个转瞬即逝的人生,可在基督里连接到永恒的上帝,归到祂永恒的国度,去到祂永恒的新天新地
- 离开了基督,哪里是永恒的天堂?
- 不认识基督,哪里是光明的未来?
今天许多虚假的盼望正在这儿,他们说在基督之外有天堂,在基督之外有未来,这全是谎言
因为罪的事实唯独基督能解决,也只有基督才能解决
只有罪得解决,我们才有天堂,只有信从基督,我们才有永生
这样,我们这个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人生,是否因信了基督,已联接了永恒?
4、因基督在这转睜即逝的世界中工作事奉,才有真意义!
这世界虽被圈在虚空之中,但被基督拯救的我们的工作和事奉却决不虚空
当基督拯救恢复我们,我们开始明白,过去我是为自己而活,走向虚无的人生目标,去到的是地狱的永远审判
但现在我们晓得,我们被救赎的人生是为主基督而活,走向的是处处尊荣祂的人生目标,去到的是永永远远与祂同在的天堂
这样,作为基督徒,我们才更明了,无论我们做的是什么,只要我们是为基督而作,基督就记念我们所做的,神就在基督里看我们为好
这一切,原本根本不被我们注意,也根本不被我们知晓,只因为恩典,我们才晓得,原来,稍纵即逝的人生,因基督,我们最微不足道的事奉,都有价值,都在被记念
诚如主耶稣所说的,太25:31-40节
“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 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
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
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
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
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我们最微小的事,主都要纪念,这是真的!感谢主,这是因为恩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