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伯19:25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19:26 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 神。19:27 我自己要见他,亲眼要看他,并不像外人。我的心肠在我里面消灭了!
约伯的朋友们仍旧渲泄对约伯的“看见”,
18章中比勒达认为你约伯是谁,竟敢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言论,这样来批评朋友,
所以他不断的描述恶人的结局,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内心被约伯激怒而作出反击,一方面他想进一步的纠正约伯那不对的心思。
在度过了18章之后,19章开始,约伯开始质问他的朋友,他们还要这样不停的指责他多久?他们对他这样毫不知耻的攻击不是爱、不是安慰,而是折磨。
他坚称,即使他做了错事,那也是上帝使他身处这样的境遇的;他哀叹,虽然他呼求公义,可惜他这样持续地受苦,只带来亲朋的疏离和他们的漠不关心。
然而,在这样雪上加霜的困境和绝望中,约伯并没有因此一头栽地,而是在19章要结束的时候,仍旧将自己的盼望放在了上帝的救赎主那边。
他坚信上帝必会为他洗雪冤屈,虽眼前有难以忍受的痛苦现状,但信心的眼睛要带他看到,上帝那超越的国度和永活救赎主的异像;
而此时,他也警告他的这几位朋友,不要“行义”过份,不要自以为是,免得他们以为要临到约伯的审判,最终反落到他们自己的头上去。

我们要在这里,特别留意19:25-27节的这几节内容,至少让我们看到约伯信念的这样几方面:
一、纵使眼前有苦难,他却有一位永活的救赎主
约伯在19:25这里的“我知道”,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
因为眼前苦难四面围困他不说,朋友的压伤也让他雪上加霜,换言之,眼下的约伯,不仅有外在的煎熬,也有内心的苦楚。
但却在这时,约伯表达一种基于上帝恩典的信心的“知道”。
他知道什么呢?他说他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我们真的非常感恩,约伯没有因为眼前的苦难而栽倒,反而在信心中看到他有一位永活的救赎主。
这一位永活的救赎主是他在苦难之时唯一的盼望。他所有的苦难,在活着的这一位救赎主这里,得到安慰和理解。
留意,这里的救赎主原来指“代赎的亲人”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一位代赎的亲人有权利和责任会来维护他家人的利益。
这仿佛让我们想到了《路得记》中的波阿斯,因为波阿斯就是拿俄米家那一位最至亲的亲人,愿意为破碎的路得家来行事。
“救赎”也让我们想到了出埃及记中上帝如何搭救他的百姓脱离法老的奴役。
换言之,约伯纵使面对极深的苦难,但他却以这一位唯一的救赎主为他唯一的指望。
我相信,他绝不只是回顾过往,看到历史中上帝救赎的一些事件而已,他而是在过往的救赎历史中,看到了救赎主本身。
他承认祂是“永活的”那一位,换句话说,
这位救赎主,在过去怎样实施对祂子民的搭救,也必在他现在处于极大苦难之时,搭救他脱离死亡的奴役、重压的捆绑。
这样,活着的救赎主,不是约伯苦难时的一个符号,不是一种精神寄托式的信仰,而是真真实实要行施对他搭救的实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一位永活的救赎主,是在末了必站立在地上的那一位。
这个意思是说,救赎主绝非远在天边,不能碰触的神,而是近在咫尺,随时可以依靠的王;在有一天祂必再临于地上,成为他真实的拯救和依靠。
然而只有一双信心的眼睛,才能让约伯和今天的我们目睹到所有的这一切。
也许今天你也有面对苦难,也许今天你也面对忧伤,但你是否在永活的救赎主那里找到了盼望?
不要看不到,约伯在这里所说的救赎主,所终极指向的就是我们的这一位救主耶稣基督。
祂借着为我们这些罪人而死,死在十字架上,遭受了上帝公义的愤怒,使我们在祂的里边拥有生命的平安。
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凡是基督徒的人,苦难不能终极性的打倒我们,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救赎主耶稣基督一直活着。
如果在我们的信仰中,耶稣基督作为救赎主,只是一位为我们的罪死了的主,并没有从死里复活的,末了不能站在地上的,那么我们的信仰就是黯淡无光、虚假的信仰,靠不住的信仰。
然而圣经告诉我们说,我们的救主第三天从死里复活了,祂得到了天上、地上、地底下一切的权柄,末了祂还必要再临接我们到祂那里。
既是这样,还有什么苦难能摧毁神的儿女,使祂不能救赎我们?既是如此,还有什么艰难是巨大无比,以致使我们的救赎主不能向我们行施搭救?
我们的教会眼下有艰难,但弟兄姊妹,让我们晓得我们的救赎主是活着的,单就这一点,我们就要有盼望,有喜乐,和有平安。
你呢?你是否在永活的救赎主这一教义中,找到了你人生继续往前走的依靠?平安和喜乐?

二、纵使肉身有衰残,他却必在复活之时得见神
约伯在26节继续谈到,“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上帝。”
约伯深深承认或相信,他的皮肉之躯有一天必会衰残和死去的,这是因为罪所带来的影响。每一个亚当的后裔都有罪,因此我们都要面临肉身死亡的结果。
然而,约伯继续表达说,人死了绝不是结束,因为还有一种存活的状态叫做“肉体之外”。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约伯的“来世观”,就是约伯相信,人绝不是死了就一了百了的,而是在有一天,在我们死了之后必要复活。
特别是作为基督徒,我们需要深深理解这一点,就是死亡即身体和灵魂分开的意思。
然而当死亡发生,我们的身体归到地上的尘土之中,灵魂却仍要归到赐灵魂给我们的主那里。这样,基督徒死了,在我们看应当就是像睡着了一般,因为在末世这位救赎主来临的时候,我们每一位就要活过来见祂。这就是约伯在这里所说的“肉体之外”。
弟兄姊妹,让我们这样说,我们所相信的信仰,是一个拥有复活信念的信仰。基督徒死了,将来却必复活。基督徒死了,却在救赎主再来的那一天,要活着来见神。
保罗在林前13:12也曾表达过这一点,他说:“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
换句话说,约伯在这里所说的“得见神”,就跟保罗在这里所说的与神面对面同样的意思。我们在复活之时,与神不再有有限肉体障碍的一切阻隔,而是与祂面对面了,这意思是,关乎对祂一切救赎的美意,我们就全都知道了。
那时,约伯会知道,神让他经历这一切的苦难,是有意义的,尽管祂可能一直没有告诉他为什么让他遭遇这些苦楚,然而,神自己就要成为他的满足和一切问题的答案。
当他与神面对面之时,他曾经经历的一切苦难都不再是问题了。就像一个暂时走失、离开了父母的孩子,痛哭不已,害怕非常,然而当父母找到他,将他拥入怀抱之时,他一切的辛酸、难过、眼泪,就都不再是问题了。
照样,与神面对面之时,神就是我们一切的答案和安慰了,过去的一切都要过去了。
感谢神,这是约伯当时的信仰,也是今天我们所持守的信仰,不是么?
弟兄姊妹,我们今天的身体是会衰竭的身体,我们的生命也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击打,
就如我们的孩子会发烧、得手足口,有泡疹,甚至更重的如白血病等的疾病,如果我们紧盯苦难本身,我们就窒息、自怜;
然而让我们在约伯这里的所信中,看到我们的主,祂是我们一切苦难问题的终极答案,在祂里边,我们是有依靠、解答和盼望的。
所以让我们转念这样想,如果这能荣耀神,神愿意提走我们孩子的生命,我们有何不肯呢?这生命本身就是祂所赏赐的。如果这能荣耀神自己,祂愿意叫我们现在因疾病而死,我们为何还如此眷恋着这个世界呢?因我们的气息本就是祂所赋予。
求主让我们看到,与神面对面,比现世的一切都更加美好;在复活之时得见上帝的容面,比我们眼下一切的经验都更为宝贵。
当然,我们也要相信,即使神现在取走我们,祂也必以自己来代替,叫活着的亲人可以仍旧靠祂有力量存活。那我们就单单的依靠主吧!
从目前我们教会的层面来说,如果我们努力祷告了,依靠祂了,神叫我们从现在的地方交出去,那我们就交出去吧,因为我们知道复活主必以自己来代替的来看顾我们,在祂从来没有做错的时候,我们紧紧依靠祂吧!

三、纵使心肠被消灭,他却必在完美团契中经历主
在27节约伯继续的说话中,我们看到,他说他的心肠在他里面消灭,然而他却要经历与神有完美的亲眼见他、看他、不像外人的那种亲密团契。
今天我们在地上也有团契,但我们的团契有很多的阻碍,然而约伯说,有一天,他要见主,他要亲眼看主,是不像外人那样的团契,这再次让我们想到上一点的“面对面”表达。
让我简单的说,天堂就是我们与神完美团契的精华表达。
天堂是一个何等真实实在的地方,在那里,我们一切的艰难都过去了,我们一切的担忧都不见了,我们一切的被追查,被举报,被一次次的质疑,被屡次屡次的否定等都要不见了。
在主里,我们不再是局外人,不再是客人,而是到家了,是在自己的家里了,是有欢乐的美好家园。
还可以说的有很多,但对约伯来说这些已经足够。约伯正如保罗所信的,说:
“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4:16-18
这也就应当是我们的盼望!
求主在今天鼓励、安慰我们众人的心,阿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