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师记17-21章像是自成一派,可以看到这样的结构:ABBA
A 17:6 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B 18:1 没有王
B 19:1 没有王
A 21:25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来说:宏观——就是以色列中没有王,这是整个民族、国家的问题;微观——就是在个人的层面上,自己就是自己的王。士师记的框架,或故事最后的一段,与两部分的记录有关:
第一部分:米迦和但人 17:1-18:31
第二部分:那利未人的妾和便雅悯人被毁 19:1-21:25
两个叙述都讲到有个利未人,地理上是反方向,虽然这里是记载在士师记的后面,但很有可能这两件事都记在士师记的前期。。。在书内有些证据可以找到证明以上所说的这点,如:但支派当时还没找到地作为产业的地方。。。非尼哈是亚伦的曾孙,可能年级老迈。这两个故事也表明,以色列的偶像崇拜和淫乱,这两故事里边都有对神没信心的祭祀,两个故事都威胁了以色列作为一个国民的生存。
然而,这极大的威胁并非来自外部,而是从他们的内部而来,是他们里面道德和灵性的败坏导致了目前的状况。
士师记的17:1-5节告诉我们,米迦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作贼的米迦;是一个制造偶像的米迦;是一个私立祭司的米迦
这里的经文让我们看到,一个在家偷窃的儿子,和对此事充满纵容的母亲,事实上,他们的表现都表明了他们的背道。他居然还在家雕刻偶像,绝非一个两个,而是几乎充满了他的屋子。要知道这是上帝的十诫里明明禁止的,而米迦的母亲还同意他制作这些偶像,这显明上帝的百姓在那个时间真的败坏到了极点。
他居然还私设祭司,建立他的邪教中心。。。他有以弗得,但没有祭司,但看起来对他问题不大,他分派几个儿子作祭司。。。像是分别为圣归给神一样的分派,这却明显是神在圣经中所禁止的,因为只有亚伦家才可做祭司。第6节告诉我们,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这就是出现以上所有状况的根本原因所在。之后我们看到:
1、一个利未人在宗教上的腐败
他是利未人,从利未支派来,但留意,并不是所有的利未人都可以当祭司,只有亚伦家的后人才可以在会幕中担任祭司,而利未人是办理在会幕中的事。米迦借着贿赂,使这个人成了他的私人祭司,在他私人的敬拜中心进行所谓的事奉,而当时神的帐幕是在示罗,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因此,我们看到这个利未人完全偏离了上帝的道。然后我们看到,
2、一个支派在宗教上的腐败
但支派有一群诡诈的人,用更大的名和利,来引诱这个利未人做他们支派的祭司,这人居然还答应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这整一个的支派,就像之前的米迦全家一样,犯罪了。
3、整体道德堕落,社会的败坏现像 19-21章
首先是如同所多玛似的描述,描述在了这里这基比亚人的身上。接着我们看到这个利未人的冷漠、无情、残暴。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当时的以色列是怎样一种背道的光景,整体以色列的信仰状况是怎样的一种悲催来着。都是因为他们不要神在做他们的王,而他们自己就成了他们自己的王的缘故。

这给今天的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和提醒?
1、当我们背叛神,不再让神为我们的王,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王了。请问,你的王是谁?
尽管当时以色列中没有王,但圣经说他们当时却是“各人任意而行”,这表明,虽以色列中没有王,然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王。这岂不与我们罪人的实质相似么?
当我们的生命不再以神为王、不以基督为主,那么实质上我们就是以自我为王了。一切思想的开始,都是从“我”的利益、好处出发去思考的;一切行动首先照料的是“我的感觉、我的需要、我的想法、我的好处”等。当我们今天参加一间地方教会时,特别容易看到谁是我们生命的王?当我们不愿按着主的圣经而行,就想自己照自己的标准、想法行事时,谁是王何其明显,不是么?当我们不愿按着主的诫命遵从主日,将其分别为圣,却仍旧去赚取、去忙碌自己的业务,谁是我的王其实何其明显,不是么?当我想发脾气就发脾气,不控制也根本不想加以控制,即使生气了之后,也不想着及时去认罪道歉,这在向我们表明,我是我自己的王,很明显,不是么?这样,你我的王是谁?
2、缺乏基督福音的民族及个人,甚至教会,就会是以上的这幅模样。你对福音怎么理解?
以色列民此时的状况,正是表明着历史任何一个时期,当我们不被福音掌控,无论是我们的民族,无论是我们的教会或个人,状况就是如此。混乱、冷漠、自我、暴怒、形式主义、邪道盛行。。。通通都是我们最真实描述
今天当我们察看三自的一些状况,不正是如此么?让自己作为官方基督教会的代表,却与佛教徒一起参加所谓的“佛诞日”,这是在干嘛?今天当我们察看一些家庭教会的状况,也是同样。他们偏离家庭教会基要信仰的根基,越来越追求极端灵恩化的感觉,对圣经明显的教导教训却视而不见了。实际上这一切都再次直击我们生命中的这一问题,于我们而言,福音到底是什么?圣经到底向我们陈述一个怎样的福音?这是否是今天我们教会及个人的持守?
3、信仰实用主义化,及信仰迷信化越来越成为主流,整个民族及家庭就陷入了悲剧之中。你我是否正受着实用主义等一些偏离圣经教导的影响?
实用主义所崇尚的就是有用、没用;于我而言的价值仅在于它有益于我,还是没益于我的考量。在生活方面确实有可取之处,但当人将之应用于圣经和信仰层面时,一切都乱了套了,因 为它将“实用”抬举到比圣经更高的地步,就以有用或没用的标准,将上帝亲自的标准给废弃掉了
比如在今天的教会,人会想,神仆人所讲的道,我觉得今天对我有用,我就好好听一听;觉得挺好听的,就听一听;而觉得不中听,于我的一些思想有冲突之时,我就选择不听、不要去听这就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听道者的状况,不是吗?因为如果神仆人所说的确实是圣经的教导,那么不管你喜不喜欢听,爱不爱听,你我都要听,也都要遵从,只因为这是至高上主的命令。可今天的教会是否有如过去以色列的时代,越来越偏向实用主义方面的嫌疑呢?无论在教会治理的层面,教会牧养的方面,还是在辅导的方法目标等方面,确实都需要我们好好的检查的。
碍于篇幅的影响,没办法在这里展开具体来陈述,但我们自己可以来思考,不管在今天实用主义对教会、个人的影响,还是越来越迷信化的方面。。。求主怜悯我们,带我们快快回转去到圣经。
4、如同当时的时代,我们与他们一样,极其需要那一位完美的士师耶稣基督来治理我们,作我们的王。
以色列当时没有王,正如那个时代,我们的时代也没有一位完美的王和完美的士师,每当一个总统或主席上台时,我们给予厚望,以他为“弥赛亚”般的期待,但我们总是失望,是因为他们绝不是真的弥赛亚。唯独主耶稣基督才是那位完美的王、完美的士师。当有一天,这世界结束,我们所有的信徒要被带入在祂所掌权的新天新地,那时,我们将看到一位完美的王如何完美的治理祂的国度
可你我是否知道,祂的统治真的在现在,于我们的心里就已开始。借着信从祂为我们这些罪人生命的救主,祂就开启了在我们心里的统治。你我今天是否已被祂统管统治?
5、如果我们以基督为王,那么在你我今天的生活行事的决定中,都一定会首先考虑,神在圣经中怎么对我说,我渴望按着神的话顺服而行,这仍是你今天的坚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