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经默想:创12:7-8;13:4
这里的经文告诉我们,每当去到一个新地方,亚伯拉罕就开始“筑坛”行动,留意这项行动我们会发现三种实质:
1、这是他的一种敬拜的行动
“坛”是一个宰杀祭牲献祭敬拜的地方。圣经虽没说到亚伯拉罕献祭,但圣经提到祭坛就清楚暗示献祭这件事。当他后来筑坛献以撒时,以撒问羊羔在哪里就可证明这点。
这样亚伯兰相信,由于神的恩典而来的救赎的宗教。他的信仰的中心,就是那位为人的罪流血牺牲的代替者。罗4:17“亚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神。。。”
继续留意,他把坛建在哪里?是建在异族宗教信仰的中间。他这么做,显然是在冒险,但这却更显露他信心的敬拜之举。
然而,虽有信心的敬拜,并不表明他不会有软弱,明显,接下来圣经记录他下埃及的其中举动,就是他软弱的表现。但话说回来,基督徒的人生总是波折中向上的经历。而之后他与罗得分地分开,就是一个进一步的表明,表明他信神,因此就可以不要眼前最好的这一切。
2、这是他的一种公开的分别行动
当他这么做,就向周边敬拜异族信仰之人做了公开的见证,见证耶和华永活的真神才是他唯一的仰赖。这行动实质就在他们面前宣布,唯独他所敬拜的耶和华,才是天地之间唯一的真神,因此他要如此专心的敬拜祂。
圣经这里提及“求告耶和华”,这种做法查考我们便知道,是从塞特生以挪士开始的(创4:26),这项行动代表着,属神的圣约约民建立与神关系的行动标记,借此,就与一切在圣约之外的人分别开来。
3、这是他的一种习惯性的行动
这行动绝不是亚伯兰偶然或突发式的举动,而开始成了亚伯兰及他的家实际生活的一部分。从他每一次去到一个地方就先做这事显明,这还不是他们实际生活的“一部分”,而是他生活的全部要项。表明他活着最主要的,就是敬拜!
在之后献以撒的事上向我们见证,其实献以撒就是献上他自己,这是他整个敬拜人生的一个顶峰。

这样,给你我有何思考或提醒的呢?
1、我们今天“筑坛”的行动怎么样?
对今天的我们来说,筑坛就是参加教会敬拜,就是私下个人灵修敬拜。
要问我们自己,我是否常常让向神的敬拜充满我的生活?
当我去到工作和人群之中时,我是否仍然以内心向神的敬拜、祷告的仰望、口中的赞美等公开见证我们所信的与他们其实很不一样?
并且,这是否是我们一贯以来的行动?他们知道每主日我们就一定是去教会参加敬拜的,雷打不动;他们知道,每次吃饭前,我们就一定会祷告感恩的,雷打不动;每一次家里一定会有家庭敬拜的,雷打不动,我们是否以此向人见证,我们所信的其实与他们的绝不相同?
2、留心一种因不筑坛,而带来的信仰界限淡化的状况。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在不信者中间,依旧坚持向神的敬拜,是与他们的一种公开分别;那么,当我们成了一个不注重敬拜,每天被生活、工作推着往前,而敬拜上帝,参加教会主日聚会,私下读经祷告等只是成了我们偶尔去做一下的任务,有时候是很不得已才做的,这样,我们就是在一种公开分别的事上模糊了界限、淡化了分界点。
这是否是你我现在的境况?
当聚会敬拜、灵修祷告等不再是我们每天生活的优先,我们仿佛就在宣告,我所敬拜的不是那一位神,而是我自己,或我自己所忙碌爱慕的那些事,但你知道这样是得罪神的,我们需要悔改,靠恩典在基督里重新得力。
3、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教会的监督之下,与成员们彼此扶持,发起21世纪现代的“筑坛运动”!
如果我们渴望有一个健康的“筑坛”的生活,那么我们必须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自己委身进一间地方教会里去。
当我们委身一间具体的地方教会,不仅我们受到教会的监督,而且神也借此赐于我们一批属灵的伙伴或同路人,我们有一致的目标,有一致的努力,有一致的看见,我们一起在神的话语中做“筑坛”的事工,不仅建造自己,也借此建造他人,也透过这些建造祝福教会,彰显福音。
当我们所有人都参与在教会门训的事工当中,每一个人晓得,我的“筑坛”不只是关乎我自己,我也需要弟兄姊妹的帮助、扶持,教会的监督,那么我们就等于参与进了一场21世纪现代的“筑坛运动”中去。求主祝福我们每一位!





